晋商衰败的常氏样本

   2023-04-12 互联网4350
核心提示:常氏后人现在已经都转入了文化学术界,一个商业世家的没落也造就了一个书香门第  几百年过去了。除了一个常家庄园和祠堂里的牌

常氏后人现在已经都转入了文化学术界,一个商业世家的没落也造就了一个书香门第

  几百年过去了。除了一个常家庄园和祠堂里的牌位,几乎没有别的东西能够证明这个家族往日的荣耀和地位。不只常家,一个曾经号称“海内最富”的晋商群体也早已时变业衰。

  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但是没人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不过这并不重要。作为晋商衰败的一个家族样本,现在来谈常氏家族并不过时。

  常凤玄离家

  1948年6月24日,这对于常氏十五代孙常凤玄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

  天刚蒙蒙亮,21岁的高中毕业生常凤玄就开始起床打点,准备出门。他这一趟是要去北平,投考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他的表哥常风就在北平,是清华大学外语系的毕业生,和北大东语系的季羡林关系不错,应该能够给他一些帮助。

  常凤玄没收拾什么行李,就带了几件夏天的换洗衣裳、考试要用的书和母亲的几个戒指。他的心情很复杂,也有点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单独离家。他的父亲、山西大学教授常赞春已经去世7年了,他排行老五,上面四个哥哥死的死,分家的分家,当兵的当兵。他这一走,家里就只剩下母亲和几个弟弟妹妹,无依无靠。但是他又非走不可。山西只有山西大学一所大学,万一考不上,就只能去给阎锡山当兵,做炮灰,那是一点指望也没有了。

  1948年北大东语系录取名额三个半,最后常凤玄落榜了。但是这个时候晋中战役打响了,北平和太原交通、汇兑都断了,他不得不在北平耽搁下来,这一耽搁就是将近60年。他没有想到,48年这一走,就一辈子待在北京,再也没有挪过窝。很难相信,照片上那个五四装扮的年轻人就是面前说一句话就咳嗽半天的常凤玄。

  更难相信的是,落魄的常家曾经是山西商人中最显赫的门庭。《山西外贸志》中这样记录常氏家族的规模:“在从事对俄贸易的众多山西商号中,经营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常家。常氏一门从乾隆时从事此项贸易开始,沿袭一百五十多年。尤其晚清在恰克图的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清代本省的外贸世家。”除了商贸起家,常家后来还在中国的华尔街——山西太谷开设了多家票号,并且是当地“太谷帮”的首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