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忧是:小制片厂没有对产品的控制权。1927年初,环球电影公司发行了“幸运的兔子奥斯瓦德”系列,每部片子沃尔特可以得到2250美元,但“奥斯瓦德”及“天下最幸运的兔子”商标都属于发行公司。环球公司已经开始用这个角色做衍生产品的生意,而真正的生产者则与其隔了两道独家发行合同,想见个面都难。
如果没有发行商的进一步欺压,沃尔特的工厂也许将止步于生产“贴牌动画片”。
1928年2月,发行商突然对沃尔特开出了1800美元的“杀价”;沃尔特还被告知:他的手下都将到发行商新成立的制片厂工作。出于“同情心”,发行商建议制片厂交出50%的股份以获取稳定的订单。
在谈判后回家的火车上,沃尔特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草图。
1928年3月,米老鼠的动画片开始秘密制造。沃尔特把效忠自己的骨干集合起来,妻子也来帮忙着墨和上色。他还有三万美元的本钱,可以制造三部成本为一万美元的片子。
第一部片子被发行商拒绝了;第二部还是没有吸引预演场里的观众。剩下的钱只够再拍一部片子了。沃尔特押上全部赌注,为了给员工发工资卖掉了车子。期间他接触了最新的有声电影,于是亲自给米老鼠配上了招牌的尖叫。
1928年11月,短片《威利号汽船》一炮而红,记者们大赞这部从未打过广告的新片。米老鼠从此成为迪斯尼帝国的“首席形象代言人”。27岁的沃尔特·迪斯尼作为编剧、导演和制片人成了好莱坞新偶像,他的工厂也跻身为新锐的独立制片厂之一。
深耕市场:
维护版权与“七年轮播制”
在1928年后的四年里,沃尔特的工厂生产了约四十部动画片,在获得市场成功的同时改变了人们对动画片的看法。
早期的动画片不登大雅之堂,主要是插在正式电影前头的“增值服务”,在播放电影前的几分钟里博观众一乐,和爆米花没有太大的差别。
沃尔特改变了这一切。除了不惜工本配置音响,沃尔特还开创性地把黑白动画片改成了彩色。当时一部黑白片能赚到大约三万五千美元,采用彩色技术后成本增加,盈利减少到三万美元。但沃尔特决定把制作中的黑白底片刮掉、全部重拍。1931年米老鼠动画片历史性地获得了奥斯卡奖,在电影院,米老鼠、三只小猪、白雪公主、皮诺曹……一个个出现在银幕上。它们击败了早期的“小猫费利克斯”,还有被夺走的“兔子奥斯瓦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