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威廉:从德国拜耳到“中国拜耳”

   2023-05-12 互联网3510
核心提示:华威廉对中国当时的市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陪农民兄弟喝酒,记不清喝醉了多少次的他笑呵呵地自叹不如:他们的酒量太厉害了!  

华威廉对中国当时的市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陪农民兄弟喝酒”,记不清喝醉了多少次的他笑呵呵地自叹不如:“他们的酒量太厉害了!”

  “不是纯粹在外面做好事,而是作了之后对公司有什么好处。”承认非常喜欢拜耳风格的华威廉,用自己习惯的母语顺畅地表述着,似乎也道出了这家药业跨国巨头的“秘密”

  “我在拜耳工作!”被认为是中国1600万智障人士中最幸运的一位女孩的贾思蕊每周都有一天到拜耳中国在北京的办公室上班,在拜耳成为国际特奥会赞助商之后,担任形象大使的她在参加各种活动时,总是这样愉悦地表达自己的工作。

  2006年3月10日,拜耳大中华区公关与传播总经理华威廉(WillamValentino),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不无得意地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很多人一听,就可能觉得这个公司是好的公司。”

  这位自称“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恰恰正是拜耳公司赞助2007年上海夏季特奥会的倡导者之一。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华威廉显得很幽默,“不需要政府给我打电话,对我说你们是好公司。”

  显然,对于一家外资背景的药业巨头而言,能得到当地政府官员的口碑显得尤其珍贵。

  但当闻讯而来的美国CNN记者要求到拜耳在北京的办公室拍摄时,华威廉却显得有些谦虚。“这是为了让政府感觉你来这里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会做一些对政府有利的事情。”对于拜耳所参与的公益事业而言,华威廉不愿意更多的张扬。

  “这是拜耳的风格,行胜于言。”华威廉的苹果电脑里,有一张清华大学标志性雕塑的“日晷”照片,上面正是“行胜于言”的字样。其实,华威廉的另外一个身份也是清华大学与拜耳合作的公共健康及媒体研究室的负责人,这位哲学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对于自己在清华大学的这份“兼职”格外自豪。

  “这个美国人疯了!”

  有人说华威廉是德国拜耳集团在中国最早的一名正式雇员,其实,这样的说法似乎有待考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