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稳定舆论,防止危机蔓延。
12月下旬,顾炎飞带领工作组拜访代表小股民利益的证券投资协会。会长大卫·杰乐说,顾炎飞本不必来;因为小股民是弱势群体,难以产生实质影响,她只需要专注于大股东和债权人。但顾不仅来了,而且把情形和盘托出:当时并不能确信债权人会不会合作,中航油可能会遭到起诉,虽然重组很难,但还是要尝试;也会尽量兼顾小股东利益。大卫·杰乐说,他能感觉到那发自内心的诚恳。顾炎飞当即被告知,小股东不会起诉,也不会去煽动媒体。
不到一个月,慌乱的局面就基本被控制住了。
当然,单靠建立信任显然是不够的。顾炎飞还有另一个更为彰显的本能,强悍。
交锋
顾炎飞说,在已往被动的情况下,一定要有理有节地反抗,否则你越软弱对方就越进逼。
第一次接见商业事务调查局的人,就让顾炎飞有“懵了”的感觉。调查官走进来,没有半点寒暄,径直拿出一张调查令,顾炎飞被告知:你只要签一个字就可以了。紧接着拿出一张单子,念出一串名字,这些被叫到的人都要立马进办公室报到。然后,调查官要拿走所有的公司资料以备核查。
以往在中国,哪里领教过这样的场面!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一个被审查者,在没有被详细告知相关背景的情况下,被简单地要求“签个字就可以了”。这给了她第一次警示:在语言、法律、程序都极不熟悉的情况下,若不全力抗争就只会越发被动。
调查局还只是政府的中立机构,而百多家债权人才是真正的对手。他们到访,首先就是下马威。一进门坐下,打枪似的说了一长串,基本意思就是:如果你不怎么怎么做,我们就会怎么怎么做,你必须在我定下的日期里做出答复。话说完,也不等回复,立马起身走人。
顾炎飞坐在那里纹丝不动,脸色青黑、语言干脆:“你是说完了,可我还没有说呢!至少你要听听我的意见。”债权人全都站起来,准备走人,她就再冷冷地加上一句:“你们请坐下”。也许债权人没料到这个从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国度跑来的、正受到指控的、只说汉语的中年女人会是这样的反应!他们似乎只好重新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