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目前,国内一流的制药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有了资本市场的平台支撑,企业才可能通过“产融互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互支持,将企业做大做强。石药的发展是否也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支持?
蔡东晨:公司上市、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又是一个“关键点”。可以说,“产融互动”的确是石药壮大的根本原因之一。业外人士可能很少知道,石药拥有的上市公司是国内医药行业第一家境外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制药”。这家上市公司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3年度全球(美国除外)200家营业额十亿美元以下的优秀公司”。
1995年前后,我所在的河北制药厂因为企业项目的市场前景紧缺资金而在跑公司上市事宜,而同处一城的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已经在香港上市,但公司业绩需要好项目支撑,合并动力来自市场的两家企业,在1995年6月实现了部分资本合并,优势互补、各得其所。
必须承认,石药的增长更多地还是一种投资拉动型、数量型增长,在最近10年时间里,石药的总投资额度高达40亿元,其中20亿元来自资本市场,10亿元来自企业自我积累,银行贷款只有10亿元。每一次从股市上融来一笔资金,就投一个大项目,项目做好了之后,就有了再到股市上融更多资金的机会、声誉和实力,如此往复。今天石药的维生素C、7-ACA、头孢菌素和国家第四个一类新药恩必普等项目,都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支持才最终建成。可以说,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也绝对不会有今天的石药。由于投资项目的拉动,2005年到2007年,石药又将迎来一个高增长期。
问:国内医药界真正成功的并购非常罕见,个别名义上成功的并购只是合并报表,而石药7年前并购的秘密是什么?
蔡东晨:成功并购是石药壮大的又一个“关键点”。其实,作为四种长大的路径之一,并购与自我积累、多元化和异地扩张一样难,其难度不在于并购,而在于成功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