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久霖:买来个石油帝国?

   2023-02-10 互联网5200

    中国航油的海外并购,几乎与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同时起步,只不过因其小而得以隐身于“三大”之后不被外界过多关注到。相比“三大”在近年来不断遭遇的挫折,中国航油似乎幸运得多,2002、2003两年持续不断的收购几乎一路顺风。2002年是中国的石油公司海外并购开始加温的一年,那一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中有两例选自“三大”的海外并购项目,而陈久霖也在那一年完成了对中国航油至今看来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投资价值的两项收购—一是投资6000万欧元(约值人民币6亿元)购买了西班牙石油设施公司CLH5%的股权,一是收购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的33%股权。

    从中东到新加坡到中国大陆,从下游的石油贸易到中游的航油设施再到上游的石油储运,其实陈久霖很早就开始了对中国航油的整体布局,目标直指“一个完整的海外中资石油公司”。这次中国航油以“现金+股票凭单方式、在收购对象SPC利润飙升并正进入新的良性发展期的宝贵时机下,完成了对其20.6%股权的收购,恰好可以借助SPC现有的上、中、下游领域,向“具有完整供应链的石油企业”的发展目标迈出“重要一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说,中国航油收购SPC的行动,是中国实现能源安全和保障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有效补充。而中国航油的董事长荚长斌则认为,“中国需要扩充石油炼制能力以及海外石油储运基地,中国航油收购SPC的股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国解决以上的需求。”

    陈久霖坦言,自己还是“一个小兄弟”,但中国航油不怕与“三大”的正面竞争—“我们和BP、壳牌、美孚这些国际石油大腕一个锅里吃饭(同为CLH股东),要怕早完了”。陈久霖承认“那三家他们在国内都做得非常好了”,但在海外,大家机会都一样。

    在中国的石油巨头们都忙着去海外抢滩布点的时候,作为“小兄弟”的中国航油,从老大们的挫折中不断汲取营养,似乎正在悄悄长成中国石油的另一支重要力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