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渠道重心下沉,不仅是指渠道重心向终端下沉,亦指向二、三线市场下沉。同时,尽管二、三级市场正在成为新的主战场,甚至被认为是最后的主战场,但二、三级市场对很多企业来说只是一块刚到嘴边的“奶酪”,能否顺利咽下还不好说,或者说二、三线市场更像一块烫手的“山芋”。
商战的焦点
不同的企业进入二、三线市场,是在不同的企业背景和市场环境下进行的,但无不把进入二、三线市场作为重要的市场战略。由于企业进入二、三线市场的目的和目标也不尽相同,这无疑增加了二、三线市场竞争的复杂程度,有些企业是为了生存而战,有的企业为市场份额而战,也有企业为发展而战。总体来说,企业进入二、三线市场有以下八种情况:
一是逐级市场渗透。企业采取阶梯化市场开发战略,完成一线市场布局后再向二、三线市场延伸,以全面占领目标市场。2003年8月20日,摩托罗拉在长沙举行非典之后的首次新产品上市发布会。就在这次发布会前后20天内,摩托罗拉陆续推出了7款新机。同时,摩托罗拉高层管理人员还表示将向二、三线市场进军。同一天,靠彩屏机迅速崛起的康佳公司在武汉举行了“康佳彩屏手机战略媒体见面会”。会上,康佳正式抛出了彩屏升级战略的发展规划,以及升级战略的基础——启动“千县千店”工程。与此同时,TCL在市县市场促销员的整合也已全面展开。很明显,在一线市场完成布局后,二三线市场已成为手机行业激战的一大突破口;
二寻求新空间。
在一级市场饱和,或失去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向二、三线市场进军为了寻找新的市场空间,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能力。经历了10余年的商品房开发,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经进入增量市场同质化产品的激烈竞争阶段。同时,自2003年起,政府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及土地政策的严格管理,提高了房地产开发的门槛,这令已无城市中心土地可开发的大城市中的开发商,不得不告别以往“以小博大”的投资赢利模式,凭借企业实力在城郊土地上拼抢利润。良好地段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企业、产品间的激烈竞争,使很多开发商欲从大城市转战到二、三线中小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