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5月中旬开始,何经华开始在华东、华南4大区的第一次视察。此行除了鼓舞士气外,何更重要的任务是传达压力:半年内实现从卖财务软件到卖ERP的彻底转变,否则就要走人。以前用友的销售员签单主要是靠感觉,但何要求一切要拿数据说话,无论是业绩的好坏,还是市场的推进工作,何全部要求用数据说话。
何清楚他想要什么。据知情者回忆,何在公司内反复表示:“做一个伟大的公司需要一个伟大的产品”,而他对好产品的要求包括四方面,时间长了,几乎所有用友人都知道何经华的“LCSE”标准:L是Licence,指有好的软件,C是Consult,通过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把系统运行好,S是Support,上线后服务,E是Education,贯穿整个全过程的培训。
针对9个月内考察发现的用友的种种最薄弱环节,何经华继而提出用友的五大工程,涉及产品、渠道、人才、实施、售前等方面——几乎算得上用友的完整升级。
何上任时,ERP软件收入占用友总收入38%,当他离开时,用友的ERP软件收益已占到公司收入的90%,可谓转型成功。
“他是一个很美国化的中国人”,谈到何经华,一位用友高层如此评价对方。在他看来,何的丰富经验是他能够迅速改变用友,并在员工处得到尊敬的关键:说到一个方案,何经华就会举例说当年甲骨文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后来有什么样的结果,对于用友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这都是国内成长的高管所不具备的能力。
但说一不二的何经华很快意识到,他工作的最大掣肘是:他与王文京的合作看似顺畅,实则艰难。王文京不爱直接发表意见,但他并非没有看法——据说,在何经华空降用友后不久,王文京曾与何极尽坦诚的长谈过一番,把用友总裁会上的每一个成员的特点为何经华做了极为通透的分析,但这种交谈在何、王共事的两年半中,也相当有限。而在关键决策上,何经华更是无法说服王:心里早已有答案的他总是笑容可掬,却不做太多许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