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人:谁让我是个温州人

   2023-05-12 互联网3330

不久,我注意到一个现象:越是便宜的寻呼机,需求量越大,而这种便宜的寻呼机,一般都是二手机改频的。我琢磨,要想发财,必须找到二手机的货源,同时,必须找到技术人员,懂得改频。幸运的是,我碰到一个台湾商人,专门在日本收购二手寻呼机,更幸运的是,我又找到了几个懂得改频技术的工程师。有了这两大资源,我不再做零售了,改做批发。我向那个台湾商人购买二手机,再请那几个工程师给我改频,然后,将改装好的寻呼机批发给零售商。我的朋友赵女士,本来是我的供货商,现在成了我的销售商了。

改频寻呼机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当时,一个没有改频的二手寻呼机,只要20元就能买到,改频之后,可以在中国使用,每台价格上涨十几倍。以一种卡片机为例,这种机形很象卡片,很薄,外观漂亮,很畅销,我们进货时每台20元,变频后卖给供货商,每台300元,赚15倍。就这样,许多零售商还追着我抢着要货。由于我货源充足,可以源源不断的供货,到1997年,我的事业达到一个顶峰,好歹也算是个千万富翁了。

尽管生意做得非常顺利,我还是清醒地认识到:寻呼机无疑是夕阳产业,被手机取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必须另找投资方向。另一方面,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必须想办法充电。1998年我来到北大,开始旁听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并在1999年正式读了EMBA。这时候,寻呼机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利润越来越薄,到2000年,我放弃了这个行业。

在北大读书期间,我又做了两次较大的投资,一是对教育产业的投资,当时有关教育产业潜力无限的呼声很大,我试图和北大及牛津商学院合作,做企业营销管理培训,另一项是投资阳江的一个飞机驾驶培训学校,当时对国家可能对私人飞机开放天空有过种种猜测,飞机驾驶培训的诱人前景让我做了这项投资,这两项投资都不够成功,赔了一些钱,但真正让我元气大伤的,是B股市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