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慧点获得1800多万元的收入,接下来却跌进波谷。2003年遭遇“非典”,慧点大部分项目在外地,“非典”让北京成了疫区,项目人员半年无法出北京,没有回款,工资还要照样发。2003年是慧点成立5周年,8月开庆祝大会,包括姜晓丹在内的管理层心情很复杂。想到年底的报表将有多难看,在这段市场“冬眠期”,慧点的管理层用大部分时间考虑公司的未来。
“大家总结了齐鲁石化的项目实施经验,感觉大型企业集团可能是一个潜力市场。”姜晓丹回忆说,“大型企业集团下属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业务管理的可控性差,各级企业间在管理指令下达,信息反馈的收集方面比较困难,而且集团管理业务任务繁重,管理成本高,信息传递不畅,导致工作效率比较低,因此在集团层面,应用IT系统进行流程管理的意义更大。”经过几轮分析和讨论,最后姜晓丹拍板,全面调整慧点的市场战略,重点进入大型企业集团市场。为配合战略调整,2003年下半年,慧点发布了支持企业集团架构的Indi.Office3.0办公自动化系统。
“非典过后,大家突然觉得能够不见面开展工作很重要。”姜晓丹开玩笑说,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经过这几年的争论,有关ERP的各种问题渐渐明确,市场趋于相对理性。“ERP解决的核心是成本问题,成本只是竞争的一个要素,而企业的反应速度决定市场竞争力,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从管理流程入手,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实施了ERP的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在管理层和决策层的利用。”姜晓丹如此总结。
这次,慧点终于看清楚了市场方向。在新的市场战略下,从2003年9月到12月,短短4个月的时间,慧点先后与16家新客户签约,其中包括莱芜钢铁集团、燕山石化、中海油等一批大型集团型企业客户。2004年慧点的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目前大型企业集团市场为慧点贡献了超过60%的销售收入,与2003年相比,增长了4倍。姜晓丹现在终于想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