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突破 需要回归本位趋于理性

   2023-03-08 互联网4950


  作为组织的器官,管理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健康的组织是开放、和谐、动态的生态系统,管理不是限制组织的边界、控制组织的冲突,而是包容组织的多样性、平衡组织的多元化,从而促进组织可持续发展;管理也不是强加给组织的外力、硬塞进组织的他物,而是组织内生的有机部分,而且有一个诞生、生长和壮大的进程。

  对中国企业来说,一是要改变先经营后管理、先生存后管理的观念,自始至终把管理放在心上、落到实处;二是改变重外因轻内因的管理取向,学标杆、上ERP、做咨询、引职业经理人,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更不能替代内部管理要素的投入和管理队伍的建设;三是改变管理一蹴而就、一抓就灵的急躁心理,唯有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思考、沉淀和突破。

  3.管理的基本立场:服务于企业经营与发展

  管理的价值在于降低组织的交易成本,提升组织的运作效率。管理自有其价值,同时管理也要付出代价。作为服务于企业经营的经济手段,必须衡量管理的投入产出比。当然,管理的产出存在滞后效应,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意识。

  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管理与经营业绩一定是正向相关的关系。为管理而管理的行为,不仅浪费企业的资源,带来经营的损失,甚至有碍企业的发展。ISO质量体系认证,若只是为了买个证书,而没有真正触及企业的流程优化,那还不如不认证;因为这既掩盖了企业的管理问题,也为今后推进管理带来了困难。仍处于创业期的企业,却过分强调管理、过度强化管理,这根本无助于企业有效经营,反而会降低企业的响应速度和运作效率。

  我们应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经营策略,踏踏实实地开展基础管理工作,再反过来支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举个例子,刚刚改制的国有企业,产权相对清晰了,但企业还不像企业,岗位还因人而设,工资还按行政级别来定。对于这类企业,管理工作并不复杂和高深,就是树立新的价值导向,做好企业价值分析、岗位设置、岗位价值评估、薪资体系设计等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更市场化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支持企业不断达成经营目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