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04的八位“管理大师”

   2024-01-18 互联网1380


  12月13日,在“2004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张维迎表示自己20年来一直为企业家说话。

  而在2005年1月的“2005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上,并未到场的郎咸平,遭到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复星集团郭广昌、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等集体发难。张维迎在这几位民营企业家讲话时,不时微笑作鼓励与赞许状。

  然而这位认为探讨学者“良知”只会扼杀学术争论的经济学家,在网络上并不受欢迎。根据新浪网的统计,90%以上网民认为郎咸平攻击格林柯尔的文章“一针见血,分析精辟”,包括张维迎在内的对郎咸平观点提出批评的学者,都毫无例外遭到责难。

  陈晓萍:跨文化团队是关键

  国际影响力★★★

  对中国企业管理的贡献★★★

  在中国媒体和商界的影响力★★★

  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公司治理和人力资源终身教授陈晓萍的名气虽然没有迈克尔.波特和杰克.韦尔奇如雷贯耳,然而,她在跨文化团队方面的专长,使她成为2004年研究中国企业管理最热门话题的经济学者。

  2004年7月,针对TCL与汤姆逊组建的跨文化团队,陈晓萍认为跨文化管理团队的成败,将决定TCL与汤姆逊合资公司的成败。

  2004年12月,在联想收购了IBMPC业务部门后,陈晓萍表示应通过两种文化的融合来生成“第三文化”——即取两家所长所形成的新文化——并以此诞生新联想的文化。如果选择主导文化,应该用联想原来的优势核心文化去冲击IBM的相对低效的文化而非反之。而在新公司官方语言的选择上,陈晓萍认为,首先联想起码要中英文并举。其次,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会使高管层在沟通中的中方高管成为“语言弱势”群。

  2004年5月14日,陈晓萍荣获华盛顿商学院DBSA协会“2004年度华盛顿商学院杰出博士生导师奖”。此奖是华盛顿商学院DBSA协会给予该院博士生导师的最高荣誉。

  吴敬琏:继续警告中国经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