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政策问题

   2023-02-10 互联网5080


  当然,由于中国国有体制的特殊性,银行还需要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机制风险作出评估和判断。

  (4)给企业境外投资一些权力、便利

  比如,现在政策要求境外投资企业调回利润结汇,但企业利润对于发展和竞争都很重要,调回了,在面临市场机遇的时候可能丧失,可以允许其保留。对企业开设外币帐户,也应该允许,甚至指导企业在哪些具有信誉的银行开设,而不是限制。另外,在购汇和在境外的资金筹集手段和方法上给予一些支持。国内金融服务体系应该从重点服务对外贸易转向兼顾对外投资的扩张与发展。(5)防止境外投资的过度竞争

  对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同一种产品(比如彩电、空调等),审批和核准部门要控制企业数量,最多两家就可以了,第三家不应该再批准,以防止重复投资,损害自己的利益。

  目前阶段,境外投资规模(用汇,不包括其他)50-60亿美元比较合适

  中国是否进入大规模境外投资乃至参与国际兼并竞争的阶段?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判断涉及到外汇资源的供给和平衡问题,也涉及外汇体制的设计。

  一种看法认为说不清楚,企业走出去早期确实没有优势,但现在有些品牌,或者有一些技术被承认。小打小闹,对国家整个经济形象不起决定性作用。日本、美国走出去的企业都是有实力和标志的企业,但中国现在做不到。但考虑我国国际收支因素,每年100亿美元的境外投资规模应该没有问题。有专家甚至认为,十五期间,每年境外投资150-250亿美元没有问题(包括非审批企业)。

  从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控制,可能存在大规模用汇境外投资的可能。相当些公司试图在国际上进行并购或收购,或进行战略投资。如果让这些企业报计划,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投资规模。也有人认为,境外投资的项目规模小以及投资的效益来看,中国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境外投资阶段,单个企业也许可以,但整体没有。中国仍然是国际投资小国,大规模境外投资的技术条件也不具备。但是,中国过剩的市场和供给、生产能力,需要开拓国际市场,需要输出资本进行国际市场扩张,自己不出击、不占领国际市场,就没有位置,国际分工,自己要主动去拿市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