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居上:韩国三星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2023-04-12 互联网4060
核心提示:随着三星的家电,手机,显示器,MP3播放机,以及其他电子类产品向中国市场的渗入,这个韩国电子巨人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知。

随着三星的家电,手机,显示器,MP3播放机,以及其他电子类产品向中国市场的渗入,这个韩国电子巨人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知。作为一个研究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学者,除了对三星在中国市场上展示的独特冲击力的关注,我最大兴趣点在于:这个曾是世界消费性电子市场上的追赶者如何成为多年屹立不倒的世界电子巨人们强大对手的?尽管我一直从其产品及技术战略的层面关注三星这个企业,有机会真正走入三星却是几周前的事。虽然是只是拾得零碎印象的短短几天,亲身体会三星却令我更加觉得中国企业应该从这个十年前不被日本企业放在眼里的韩国公司目前的磅礴气势中得到启示。

  日韩之争

  去三星的前夜,一位日本朋友向我表示了他对三星的“强烈不满:”“这是个处处模仿我们,靠拿日本企业技术起家的公司。现在三星市场的所谓成功是韩国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公平竞争。”确实,十年前,三星还在吃力地追赶着索尼,松下,以及日立等世界级电子企业。现在在许多场合,三星人却开始敢于“夸口”道:我们在很多方面,包括技术,都已超越了日本企业。尽管衡量“超越”的标准以及竞争的公平与否都是个极具争议性的问题,三星近5年来的出色业绩却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

  经过长期低迷,日本电子企业终于从数字家电产产品,例如数码液晶彩电,数码相机,手机等,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然而振作中的消费电子霸王的雄风,却因为突如其来的“三星攻势”而大打折扣。以数码液晶彩电为例,三星号称已经“领先”于日本企业。在北美地区,三星将其高质的大屏幕液晶彩电以价格优势迅速而成功地打入这个索尼和三菱的原领地,成为市场新宠。在手机领域,三星以10%的市场占有率击败了索尼(索尼爱立信),于2003年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三大手机制造商,直追诺基亚与蒙托罗拉。如果说以前的三星是以其价格优势打拼市场的好手,现在的三星已令人刮目相看不再是一个只吃低成本饭的商家。三星集团的旗舰企业三星电子在2000年创下的营业利润率达到20.8%(索尼同期约为18%),在2002全球电子业整体衰退的情况下也达到15.5%(索尼同期仅为0.8%)。紧咬索尼,三星在2003年为英国品牌顾问公司InterBrand评为全球消费性电子产品第二大品牌。在这家品牌公司的综合性评比中,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从2001年的全球第42名跃为2003年的第34名,而索尼却从第20名退至第21名。作为日本消费电子业代表性企业的索尼尚且在与三星的拼打战中如此吃力,其他的日本企业更是不在话下。曾是称霸世界消费电子市场的日本,如今却为“日韩双雄”的微妙格局伤透脑筋。在北美,为了改变一向以“低价格”作为卖点的形象,三星果断地将DVD,电视等产品的零售点从沃尔玛转到BestBuy等消费电子产品专业店,开始与日本企业打品牌战。而在中国,日本企业的谨慎小心的徘徊不前更是与韩国企业全力以赴的强力攻势形成鲜明对比。日本企业一直认为中国消费市场不上档次,不值得下功夫打理。而三星却认准了中国注重时尚的高端消费者的能力。三星在中国的手机以及MP3播放机的市场战略便很能说明问题。在日本品牌渐渐在消费者中失去影响力的同时,三星正在全力打造出其技术产品时尚化的形象。上海浦东机场抬头可见的三星“AnyCall”的手机广告,是最近三星加强新一轮在中国的品牌攻势的的体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