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收购方的联想不可能在新公司的管理层中只扮演配角,联想公司现在的重要人物刘晓林、俞兵和杨洁等都是从PC业务部门干出来的。这些人都是杨元庆的得力干将,新联想为何不给这些人位置?
可以想象,在收购IBM电脑业务之后,联想一方面要留住IBM原有人才,一方面又要加强控制权,很可能派嫡系掌控IBM领导权。这样一来,人才冲突在所难免。
现在关于领导权和管理层的话题在联想内部非常敏感,很多时候,联想的高层都尽力回避这个话题。根据一些方面的消息,原来IBMPC的管理层很多人已经是猎头公司的热门人选,不少公司想利用这个机会来挖墙脚,这让原本就非常棘手的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此外,联想以往并没有收购的成功经验。从以往联想的收购中,联想做得并不够好,包括以前的联想主板KDI部门以及联想整合自己的系统集成部门,最终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现在联想已经是箭在弦上,3月10日,也就是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同意中国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审查的第二天,杨元庆又公布了一个全新的联想三年战略规划:要在三年的时间里让联想的销售翻一番,即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6%,这意味着三年后联想将与目前的戴尔基本持平。在经历了一个三年战略失败之后,联想又将在一场艰难的文化整合中面对新的挑战。
--专家观点--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
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看,IBM的公司历史比联想足足长80年,两者文化的深度自然不能相提并论。新联想中,联想和IBM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在员工数目比重相同的情况下,到底是谁要融合谁的文化?这个管理文化的取舍问题将不易解决。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璞:
联想是一个拥有强势文化的公司,以前在整合别人的时候从来都是一种非我莫属、舍我其谁的心态,但是都没有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持特别乐观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