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拿着金锁配钥匙

   2023-04-12 互联网4320


  田效勋:国内企业待遇难与外企相比毋庸置疑,但这不能成为难以招聘到优秀人才的借口。我个人认为,关键还在于对人力资源开发得不够。我在1998年帮助诺基亚招聘人才的时候,发现70%的应聘者是从国有企业过来的,在与他们交流时我发现他们的基础非常好,忠诚度非常高,只是我们的企业缺少人力资源成长的机制。

  《北京青年报》曾刊登过一副描绘企业招聘的漫画:左边画的是国有企业,应聘者坐在下面,对面坐着一大批考官在考他。国有企业的领导对应聘者说,你来我们企业,很严肃的讲,必须服务五年,否则要罚违约金;右边画的是外企,他们的面试不是那种审问式的,大家平等坐在一圈沙发上。招聘者非常和蔼,非常平和的对应聘者说,欢迎你到我们这来,你工作多少年了?五年,太好了,我们就需要有国有企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

  这个漫画就是一个鲜明对比。它说明我们缺的不是人才,而是人才成长的机制。

  选聘人才时怎样评价一个人?

  记者:机器质量的优劣可以用技术参数来衡量。那么人呢?怎样才能评价出一个人是否与我这个团队的文化相匹配?又怎样判断他是否适合我所招聘的岗位?

  田效勋:任何方法都不可能把一个人所有方面都评价得很准确,只要把握几个关键就可以了。我认为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上取得成功,第一要有专业能力。第二要有动力,即责任心和事业心,第三要有良好的个性素质。个性素质包涵着很多因素:如团队合作精神、心态等等。以心态为例,同样是半杯酒,积极心态的人认为杯子里有半杯酒;消极心态的人则认为杯子是半空的。你看这个差别有多大!

  人才面试为什么知易行难?

  记者:评价这些差别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田效勋:科学的方法是人才测评。但比较复杂,非专业人力资源公司很难操作,一般企业只要掌握以下常用方法就可以了。

  第一种方法是面试。也许你认为任何企业都会面试,根本不需介绍,其实不然,大多数企业在面试过程中都存在着误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