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克服这样类似的问题,大多企业组织外部培训和内部会议试图根治,但大多都是隔靴搔痒的做法。内部销售会议上反复强调避免因业务代表导致企业的抱怨,但例会后老问题依然变相再现;外部销售培训大讲营销原理和名企典型成功案例也只是博得课堂的短暂热烈,曲终人散后涛声依旧。天长日久,内部销售会议继续重复强调没有明显改善的老问题,销售经理也对老现象默然应允为正常问题;外部的销售培训也被企业主观臆断为企业内部的一种具有工会性质的福利活动来进行罢了。
究其原因,还是对问题现象的根本原因没有找到,培训会并没有起到“惩前毖后,解决问题”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企业和培训机构能否愿意直接面对这些问题并有打破沙锅问到底和不解决誓不罢休的胆量。曾经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解决每个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能把这个问题分拆成无数个小问题,那这些小问题就是这个问题最完整的答案。
2、沟通,有效沟通是成功培训的基础
培训时,培训双方的沟通非常关键,如果双方不能达成互动,培训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躁,要求下面呼应时,连半点声音都没有,难免会造成培训师的“一言堂”。所以企业应该要求培训师一定要多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培训对象的现状、趋势、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等。如果有可能还应和市场部、销售部一线人员代表交流谈心,只有真正了解企业营销现状和相关人员心理,才能对症下药,以自己的培训课程大纲为基础,对局部进行调整,针对性地通过相关营销理念和营销案例循循诱导,实际解决企业营销实际工作中的思想、方法和技能等方面的问题,让参加培训的相关人员课后能真正“动起来“,而不是只体验培训时那几个小时的短暂快感。
同时,在培训现讨论时,应充分听取营销人员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解决,使一言堂逐步变成群言堂而后再以集中的方式总结出新问题,拿出方案策略去解决这些营销上的问题。因而,培训师应与营销人员打成一片,在培训内容中融入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实质性、有益启示的东西,解决营销人员或企业实际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