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的初衷无疑是向他人取经,但他的“经”并不是都乐意奉献的,在这种情形下,心眼多的人就会想尽办法“以己之砖引人之玉”。比如开讨论会,有些领导就擅长将一些难解的问题故意卖出一些破绽,让大家提出修正的方法,以期达到广众博采的目的。诸位可能都知道“二战”期间盟军与德军海战的事,一开始时盟军的海军屡屡遭到德国潜艇的重创,后来,盟军施个了个巧计,将纳粹的潜艇专家雷恩捕获。殊料雷恩不但是个只讲科学不讲政治的“怪物”,而且对自己的主子十分忠诚,盟军对他采用各种的审讯方式,都没让他开口讲出潜艇制造的技术。这让盟军束手无策。
后来,盟军的审训官在分析雷恩的性格中发现,雷恩是一个对学术极为专注的专家,他容不得任何的错误从他的眼前溜走,主审官得知雷恩的这种性格后,就多了个心眼:想了一个“能让雷恩开口”的“抛砖引玉”的计谋。
于是盟军安排了一个教授给学生讲潜艇制造课的场景,在关键之处,那位教授故意把一些关键的数据讲得漏洞百出,这时候雷恩正好被带着路过教室门口,雷恩一听教室里在讲课,两只耳朵便竖了起来,当他听到教授讲的数据出现犯错误时,一把推开押解他的士兵,不顾一切地闯入教室,抢过教鞭,冲着教授咆哮道:“你这是误人子弟!”接着他就开始言传身教,把教授的错误一一纠正过来,应该这样那样……结果雷恩果然中了主审官巧施的“抛砖引玉”计,把制造潜艇的绝密数据通过这堂非同寻常的课,公诸于盟军,给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创造了机会。
当然,这是说大的,实际上,如果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抛砖引玉作为取人之长的一种理念,一种修养,一种谋宜之术,它常常就出现在我们身边。只不过,善用此术者往往是多人一个心眼者而已,“抛砖”就是使心眼,一种既文雅又含蓄的心眼,目标直指“玉石”。那么怎样巧用抛砖引玉的心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