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心眼平凡修炼 以和为贵 抛砖引玉 欲得先予 欲擒先纵

   2023-08-21 互联网2710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们和朋友同事关系都处得很好,我们该是以和为贵了吧?我觉得这种说法未必准确。我们未尝不可多个心眼看看,平日与我们接触最多的人是谁?当然是自己的邻里。古人说得好:“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只有千年邻居,没有千年兄弟。”如果邻里的关系都处不好,又何谈“以和为贵”地与更多的人和睦相处呢?

记得十几年前,我刚到北京不久,和朋友一起在西城区玉廊园合租了一套房子,房东的母亲住在二楼,我住在她的楼下。她性情特别古怪,天天都绷着一张瓜条脸看着我们,好像我们不是租房的,是小偷。不仅如此,她还很喜欢用摔门的形式关门,每一次关门都好像是在警告我们:“你们住的房子是我儿子的,我儿子的就是我的,别以为交了房租就可以住我楼下了。”而且她向来也不与邻居往来,垃圾从来都是扔在门口,别人替她代扔好像是应该的。后来我和房东提意见,正巧老太婆听到了,你说她冲出来说了一句什么?“你心里没鬼,还怕别人把你当贼?”我当时心里想,亏你是个老人,要是年青人,今儿要不和你动起手来,我撞墙去!老子说过:“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一个老人,持着这等“不和”心态处世待人,若能长命那就怪。

还有一种值得提醒的是以和为贵对待陌生人。这是很多对陌生人有着本能抵触心理的人最容易疏忽的也是最容易犯忌的。请多个心眼想想,假若北风吹袭路人,会使人更紧紧地裹住衣服,那么为什么大雪一场,陌生人也会互相搀扶?前者是心态让人疏远了距离,后者也是心态让人拉近了距离。有“和”的心态,即使在雪地,即使是互不相识者,彼此也能体悟到温暖的阳光啊。2005年底,北京726路公交车上,女售票员与一位刚14岁的女孩因为过站补票问题斗起了口角,接着双方互不相让,发生了肢体冲突,女孩当场晕倒,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个事例听起来悚目惊心,我觉得更悚目惊心的倒是事例以外许多看不见的那个心理暗角:俩人素不相识,谁让谁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