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是人创造的。有顺应大自然规律的“天和”,也就有文明礼让的“人和”。“和”则生财,三人一心,黄土变成金。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那么,怎么才能达到“以和为贵”的境界呢?
一是要造就博大的胸怀。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只有做到“有容”“无欲”,像大海那样笑纳百川,像高山那样巍巍矗立,才能拓宽自己的心胸。当然了,这种锻炼,绝非一日之功,还要靠长期在自己的心中植入“和”的心眼。
二是凡事养成静心的习惯,静心就是不浮躁、不轻易动怒,不因小事与人结怨,有时你的礼让,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小利益上的损失,但你多长个心眼想想,你就会找到比失去的更多的那一部分。
三是既倡导“以和为贵”,但也不是稀里糊涂的没心没肺的毫无原则的“和”,郑板桥画竹画出了“难得糊涂”的“先觉”,是先觉吗?绝不是!其实那就是“无为无不为”的翻版。意思是凡事要讲原则,尤其是“以和为贵”,贵在何处?贵在“准则”二字啊!如果无原则的为“和”而“和”,我们也会与过去“人折腾人”的年代一样带来创痛,也会走火入魔! “抛砖引玉”是一个比喻,按字面解释,即抛出砖头,引来玉石之意。比如我在几年前写的《快意大颠覆》中开了个无厘头玩笑:“我已经把砖头扔了很多出去了,谁有玉石,快快给我回扔过来!”这种玩笑听起来再平凡不过,其实也就是对成语的一种传统消解,并无悖论之意。真正的抛砖引玉,应该指用低价值或量小的事物做诱饵,引出相对价值高的或量大的事物来。这个成语中的“砖”和“玉”是物质,关键是“引”起作用。“引”是思想,是智慧,更是计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