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竞争环境要求企业在具备战略眼光的同时,也要关注战术性的回报,否则,企业根本等不到战略目标实现的一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老板和层层的管理者最直接的想法自然就是解决问题,于是,培训被赋予重任,用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尽管培训不是无所不能,却必须有所能,培训既然是投资,也必然要求获益。
培训的能与不能
很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培训体系建设或曰系统化培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愿意在这方面配置人、财、物,赋予培训工作在组织架构中应得的地位。恰恰在这种背景之下,一个矛盾渐渐浮出水面,对培训操作者造成的困扰日益加剧。这个矛盾就是:想要做到的理想境界和现实环境制约下能做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为平衡培训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而产生的矛盾。
需要警惕的是,企业想做的往往远比能做的要多,一旦忽略企业财务和体制方面的制约,就很容易抱有一口吃成个胖子的速战速决思想。在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的说法折腾了一阵之后,企业的雇佣观念也在经过冲击、摇摆和迷茫后重拾传统。一个佐证是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聘用和考察职员时,将其对企业的忠诚度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当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因此而顺理成章地认为:忠诚度和价值观的问题,是可以而且必须依靠培训来解决时,麻烦又来了。在企业内部,牵涉到忠诚度和价值观的问题时,绝大多数时候那些质疑者的意见、建议、观点、见解都是难以进行深度讨论的。培训能解决的是企业成员的行为规范问题:什么行为是鼓励的,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反对的。重点在引导和规范员工怎么做,个人愿不愿意都得遵守,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希望员工在做出某种行为时,总是发自内心地崇高伟大。价值观并非不重要,相反,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惟其如此,才不能轻易将此重任交付给培训,而应是时刻体现在领导者的身体力行之中,潜移默化之下,使员工能够通过察其言、观其行,来增加对领导的信服,激发其对企业长期的忠诚、敬业、尊重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