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盛诉案暴露仅仅几天后,华硕创办人谢伟琦辞职,并事后向公司内部员工发表了措词强硬的声明,称与华硕经营阶层不合。谢伟琦以电子邮件,向华硕制造处所有同仁说明,他辞职是因为不认同华硕领导人(董事长施崇棠)对高层人事的任用,不以适任与否为第一考量,反而以亲疏远近作为任用标准。谢伟琦在信中指出,华硕不追求公司建立有系统的管理制度,反而以弹性、速度等名义,施行人治来管理公司,造成公司内部的官僚与腐败。他并强调,因为他无法认同这些经营理念,因此无法再共事下去。
作为公司主要创始人,目前华硕第一大股东谢伟琦离职对华硕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而随着其公开邮件声明的散布,谢离职更成为华硕丑闻。
短短两个月时间,威盛、华硕、日立等相继发生因员工离职引发的种种丑闻事件,很大程度说明,近年来,企业员工管理,包括离职员工管理已成为一大问题。
事件本身一方面暴露出企业众多的日常经营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也直面指出大多数企业在员工离职管理上留有大量“雷区”,一旦雷区出现问题就酿成企业重大丑闻。
脆弱的离职员工管理
多数大企业具有一套比较完备而职业化的“新员工入职及培训流程管理”,但极少有企业针对员工离职同样具有良好、完备的管理。就在威盛丑闻暴露的当周,威盛方面提供给记者的资料也显示,自身管理确实出现了重大瑕疵。
针对外传张至皓曾同时领取两份薪水的部分,威盛特别指出,张至皓于2000年3月提出辞呈,并即刻停止上班,公司一方面系基于慰留的立场,一方面也由于总经理、董事长均在国外,无法立即核批,直到确定张至皓辞意坚定,才于2000年6月批准辞呈,完成离职手续。期间三个多月的时间,确有薪资溢发的情况,累计溢发金额加计福利津贴共约新台币20余万元,劳保给付也至2000年5月才中止。
威盛强调,溢发的薪资福利部分,现均已追回,相关的款项与劳保资料均有详细公正的记录可查。但薪资出现溢发的情形,且于2002年7月才发现追回,确实有内部管理上的瑕疵,公司会彻底检讨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