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您要招的人才在哪里

   2023-08-21 互联网2640


  以网络招聘为例:

  一家杂志社欲招一名同时做记者和编辑工作(所谓“采编合一”)的人员,他们在网上发布的招聘职位是“采编”。

  但是,求职者很可能就按“记者/编辑”的关键词在网上搜索职位需求,这样一来,即使“采编”与“记者/编辑”是一回事,可由于职位名称的不同,这条招聘信息就没有被求职者搜索到,从而使双方丧失了可能的合作机会。

  “有些网站设定的要求求职者必须填的内容很少,太简单化,人才很容易被筛选掉。”深圳淑女屋的招聘培训专员沈佳莉说。

  即使是比较专业的猎头公司也有同类的问题。

  “我们自己的数据库有20000多人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并没有得到很有效地利用。数据库中不可能把每个人每种特质都列出来。在输入数据的时候我们会忽略掉一些我们当时认为不太重要的特质,比如说做ISO认证的特质。之后,一个客户要求我们找一个在企业内部做过ISO认证的,我们知道数据库中就有这样的人才,但是就是没法很快找到,因为当时我们没有把ISO认证作为特质单列出来。而现在要在20000多组数据里一条一条去找显然不现实。所以有可能就这样丢掉一个订单。在我们自己比较有限的资源空间内都可能会错过信息,更何况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大环境下。”从事猎头工作的严宇这样说。

  现如今,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信息都相当零散,渠道的聚集作用似乎不太明显,尤其是其中搜索和筛选的机制还很不完善。

  有一个求职者发出这样的叹息:“我也上网搜索过,也跑过不少招聘会,也托家人朋友帮忙,但还是弄不清需要我这个专业的职位在哪里,我更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能快速的找到跟我的专业和经验比较切合的职位信息,好像所有的地方都不需要我。”这位求职者的想法固然比较偏激,因为是人才就一定有地方需要的,可能是他自己没有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或是自身观念存在局限,但是也必须承认,渠道中的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确也是制约求职者找到合适工作的重要因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