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要用你的判定挡住了你的去路。有位采购员告诉主管说某个零件来不及供货,该怎么办?主管问他电话联系过没有,他说“没有。”然后又补充说“就是联系,厂商也没那么快的!”这位采购员就是在用自己的判定去挡住自己的路。
【案例】王主管的结果导向
一批产品的定单眼看马上就要到期,可是某个零件的供应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于是王主管让采购员与厂商联系,必须在后天下午下班之前将合同剩余的零件送到。采购员联系了半天,结果是“不行”。王主管问那位还算很不错的采购员“具体情况怎么样”,他说:“不行,确实是不行啊。”王主管确实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但是也没有办法可以相信他:如果相信他,那就是产品出不来,给经销商付违约金不说,公司的信誉肯定受损。这还得了?
于是,王主管连夜驱车200多公里前往零件生产厂家,到对方车间后才发现,生产零件的设备出了故障,怎么修也修不好,急得小老板也是团团转。这时已是凌晨三点,王主管突然想起他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国营大企业里从事技术与设备维修工作,而且水平相当高。他二话没说,就又驱车100多公里前往朋友家。第二天的九点多,事情终于搞定了。王主管这才松了一口气。
王主管经常告戒他的部下说:如果真是由于客观的原因,那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却绝对没有理由仅仅由于我们的悲观判断就放弃努力,失去了结果。
现在关于结果导向还是过程导向争论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认为,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没有结果,过程自然就失去了意义。有的人太过于陶醉于过程,他们可能从事着他们喜欢的工作,比如有一个业务员特别喜欢跟顾客接触,特别喜欢与顾客聊天,顾客对他的的反映特别好。但他通常忘记了他最终的目标是向顾客销售商品,因此尽管他接待的顾客很多,一周达300人次,但成交率只有不足2%。你能说他是一个称职的业务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