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的成本: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2023-04-12 互联网4360

  施炜:第三个冲突就是从内在的管理理念到外在的管理行为的冲突。这里有很多问题。职业经理人希望制定一种清晰的、理性的、规范的规则来管理这个组织。创业型企业家更喜欢人治、习惯情感控制。

  《21世纪》:这几年,不论是早期沱牌的余明扬还是最近的何经华,在他们与企业的冲突中,这些空降兵与地面部队的冲突似乎显得比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的矛盾来得更严重些?

  施炜:实际上这是企业内部的政治陷阱,而这种政治是与企业家的管理风格有关系的。创业者们会经常回顾过去,进行心理按摩,回顾过去的成功经验。

  陈春花:这不光是他自己愿意回顾,底下的人也愿意帮他回顾,不断提醒他。某一个大集团,有一个分公司经理就经常回顾:老总,你当年创业的时候,你到这个地方来,我们打车都打不起,我骑这个破单车驮你回来的。遇到红灯我就赶紧说,‘老总,你赶紧下车,路口有警察,我过了红灯再载你过去。’他们一讲就热泪盈眶,就拥抱,感慨战斗情谊。

  施炜:职业经理人在旁边就冷笑,‘这帮梁山水泊,就是宋江和李逵’。如果企业家过于被原来的政治上的结构所限制,不能够自拔,那就更麻烦;而职业经理人又是莽撞的、缺乏智慧的,再加上又点不负责任,那将使得局面更糟糕。原有的体系被他破坏了,新的体系有没有建立起来,原来的体系虽然看起来素质低一点,年纪大一点,但是对企业与它的创立者的忠诚高。莽撞型的职业经理人一开始就大刀阔斧,导入全新理念和新人,于是在企业内就形成两条路线。如果这两条河,泾渭分明,一条是清的,一条是浑的,水都在流,还可以。最怕是搞得不清不浑,水不流了。

  彭剑锋: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是贫矿。中国早年在跨国公司做的很多都是学外语出身的,他的知识结构是有问题的。同时许多人的自我认知还偏高,感觉太好。他进入了企业以后老是觉得我要到企业练一把,他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