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员工做到融合

   2023-12-16 互联网1460


事实上,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困扰着经理人张琳和力康公司。随着民企进一步融入国际大潮,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在管理中品尝到了“文化差异”带来的苦涩。

有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共有5000多种不同的文化群体。“文化差异”就像一团漫漫迷雾,充斥着世界各个角落,让许多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倍感迷茫。

“文化差异不仅存在于国家和国家之间,同样也存在于国内不同地域之间。”洪洵指出,民企在发展中遭遇的“文化差异”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诸如民族信仰、种族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沟通误会、不同的感性认识和文化态度等都会给公司管理蒙上薄雾。而中国境内也拥有众多的民族,各个民族之间必然存有许多文化差异,民企要做的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融合到企业的管理中。

这种困惑事实上已经在国外有过先例。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国际商业活动因“文化差异”而失败。因此,民企在国际化大潮中,要想开拓出一块立足之地,其领导者必须掘出一条万全之策,那就是要让一些拥有CQ的人才来管理企业。

洪洵的研究表明,那些具备跨文化领导力的领导者必然具备CQ的四个因素———推动力、知识、策略和行动。一旦企业在管理中遭遇文化冲突,领导者才能够正确地解决“冲突”,化干戈为玉帛。

洪洵强调,在CQ的四大因素中,“知识”则居于核心地位。因为领导者的任何其他行为理念,必然溯源于当地价值观和信念,而价值观和信念又将涉及文化的根基。

“文化就像一棵树,你必须从它的根基学起。”洪洵说。

CQ化解“文化差异”

“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增强化解‘文化差异’的‘免疫力’。”洪洵给中国民企指出这样一条解决之道,为了增强民企的“免疫力”,民企要尽可能雇佣当地的员工,聘请当地的管理人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