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的情况下,培训成为企业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培训师的专业度、实践经验和授课技巧,成为培训效果的决定因素,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企业培训的对象一般都是成年人,而且是年龄、学历、素质、水平、经验、阅历都参差不齐的成年人,如何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培训方式,成为一个优秀企业培训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与学校教育相比,成年人的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抗拒被改变
成年人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了系统的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得到了经验阅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对事物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再像学生时那样乐于接受别人的观点,更不会轻易去改变自己。因此,培训师必须尊重学员个性的差异,善于引导和启发,以柔克刚,而非强制改变。
二、不易改变旧习惯
几乎人人尽知的驯象人的故事: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 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要改变一个旧的习惯,首先要从固定思维中摆脱出来。就像一张白纸上已经画上了图案,要想在纸上重新画一幅,先要把原来的擦掉一样。
三、有动机才学习
我为什么要改变?我为什么要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成年人总会问类似的问题。没有能让他们信服的理由,即使来到培训现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要么“听而不闻”,要么大唱反调。
针对这样的特点:在培训正式开始前,需要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站在学员的角度找到他们真正的需求。
然而,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学员,也会遇到各种状况。
下面是比较常见的情形:
一、一言不发
这样的学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学员性格内向,不爱讲话,或不善言谈;二是该学员有情绪,以沉默代表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一种抵触情绪。
针对这两种情况,主要使用开放式问题。对性格内向的学员,可适当引导。先问跟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简单问题,并指出他的特长,给他信心和鼓励,同时表明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这时他就愿意开口了。曾经在一次《领导艺术》培训时,进行到与下属沟通的部分,为了引导大家认识到“沟通需因人而异”,曾请一位性格内向的技术主管来跟大家分享。当时先问他:“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他说:“巧克力。”再问:“那你会用巧克力去钓鱼吗?”他说:“不会。”接着:“那你用什么去钓鱼呢?”他说:“用鱼饵。”然后问:“为什么不用巧克力钓鱼呢?”他回答:“我喜欢的东西鱼不一定喜欢。”这时就开始引导他回到主题:“那你在跟下属沟通时,是不是都用一样的方式呢?”他说:“不会。”然后问:“你们技术部一直业绩不错,作为部门主管,你是如何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使大家更有效地工作呢?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于是,他便将他的经验跟其他学员进行了交流,并开始积极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