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个人的经营人脉,组织领导在管理组织时也懂得展现符合人伦法则的行为,也就是要对员工施恩德、讲人情,把组织视为家,把集体成员视为「拟似家人」,这正是成员归属感的来源,也是为什么管理者要展现「仁慈领导」的原因(樊景立、郑伯埙,2000)。中国人修、齐、治、平的哲学总是先齐家而后治国,正是把组织治理的基础建立在治家之上的思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产业中的很多中小型企业,员工仍是一群一群由某一乡、某一村的乡亲组成(柯志明,1993),这种以乡亲为基础组建工作团队的现象即使到今天,仍普遍流行在一些产业中,如建筑业(沈原,2007)。
在拟似的「家」中,中国人会凝聚成一个集体,这样的组织或团队会有很高的工作绩效,所以,以拟似的「家」为核心组建出来的团体是中国最主要的自我组织的形式,而承包正是对中国人而言最好的激励措施,这种「裂土封侯」式的激励使承包者有机会组建自已的「家」,在一定范围内有完全的权力与责任,也收取所有的努力成果。而成功的承包者会经营出拟似「家」的团队或组织,使这群「拟似家人」有归属感,愿意效忠,而发挥出强大的工作能力。建筑业的工程公司就是范例,一个公司可能是数十个包工队的组合,工作层层「转包」给包工头,包工头则会有一个由班组长组成的班底,再从家乡中找来工人,组成包工队(沈原,2007),班底、乡亲基本上都是包工头的人脉,所以包工队就是一个拟似「家」的团队。
自我组织一个「家」的激励形式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工作动机,在组织内是承包制,在组织外则是外包制,自我组织的发达使得中国的经济是一个「网络式经济」(Hamilton,Zeile,&Kim,1990),在海外华人与中国大陆民营经济中,总是充满著作外包工作的中小型家族企业,或挂靠进来及承包出去的团队、分公司,各自负担价值链中的一小段,中心企业将价值链的一段一段分割出去,完全外包或承包,层层外包、层层整合出完整的价值链(Luo,1997)。这样的激励方式之所以在中国经济组织中普遍,正是因为它掌握了中国人期待自我组织出拟似「家」的团体,并因此而使团体的领袖与成员会产生极高的工作动机。
[1]部分信息引自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2]部分数字信息来源于双星集团网站https://www.doublestar.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