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非对称前照灯 为了解决道路照明和迎面驾驶员眩目的矛盾,1924年欧洲发明双灯丝前照灯,从而开发了非对称式前照灯。这种前照灯用同一灯泡的两个灯丝分别作前车灯(远光)和会车灯(近光)的光源。在近光灯丝的下方装备了一个遮光罩,用它遮住投向迎面车辆驾驶员的灯光,其边缘形状可使光束照在路面上形成一个明暗截止线。
对道路迎面来车半边只照亮1.25m 以下部分,从而可以防止迎面车辆驾驶员产生眩目;而在本车前方则以较高的亮度照亮路面足够远的距离(100米以上)和足够高(两米以上)的空间,从而可以保证本车良好的前方照明。其后美国从1932年起也开发出另一种非对称式近光前照灯。
虽然没有欧洲灯那样清晰的明暗截止线却通过反光镜和配光镜的特殊设计,使每只前照灯的近光光束宽度受到限制,从而使高亮度光束只照亮本车前方路面,迎面来车一侧仅受到较弱光的照明。由于非对称光束的要求,灯前的防护玻璃变成配光镜,其上加工出许多光学花纹,起到按需要改变光场,重新分配光线的作用。
6.封闭式前照灯 1940年以后美国研制出封闭式前照灯,他把光源、反光镜和配光镜作成密封的一体。远光灯丝设计成短直圆柱状置于反光镜的焦点上;而近光灯丝的位置设计在略高于光轴的水平面上,使光束经反光镜反射后向光轴下面倾斜并向右侧偏移(对右侧通行),使近光的光场变的不对称。1955年曾对上述系统进行改进,将远光光束的轴线提高0.5度,并采用了配光屏以保证迎面车辆驾驶员的眼睛不受近光灯丝直射的照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