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究竟属于哪能一类型从婴儿期便已露出端倪,只要看他是否暴躁难缠,面对陌生事物有多不安就可知道。一般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婴儿属于害羞型,五分之二属于大胆型。
有个实验是请幼时很害羞的成年男女暴露在刺鼻气味等压力下,结果发现他们心跳加速的时间比外向型的人要长。同时发现害羞型的孩子交感神经的反应较敏锐,静止时血压较高,瞳孔入得较大,尿中正肾上腺素较高。
沉默也是害羞的表征,害羞的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时,碰到不认识的小朋友或与访谈者说话,他们较少说话。其他孩子找他说话时,他也会保持沉默,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看别人玩。这些敏感的孩子较容易产生恐惧之类的焦虑症候,引发恐慌的事件多是青春期寻常的困扰,如第一次约会或重大考试,多数小孩经历这些考验并不会留下什么严重的后遗症。但天性害羞的孩子对新事物格外恐惧,会出现心悸、喘不过气、窒息的恐慌征状,同时感觉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些征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恐慌症的机率比别人大。事实上,很多患有恐慌症的成人都说症状始于青少年期。
焦虑症的第一次发生与青春期很有关系,青春期性征较不明显的女孩鲜不出现焦虑症,而且一旦有过一次恐慌的经验,便会因恐惧复发而在生活上益形退缩。
◆无可救药的乐天型◆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乐天达观,有些人则生性阴郁。这种区别似乎与前额叶左右边的活动有关,经研究发现活动量左边大于右边的人生性较乐观,对人或人生的看法偏向光明面,遇到挫折也能很快站起来。右边活动量较大的人则易落入负面阴郁的情绪,容易被困境击倒,常因无法摆脱烦恼而自苦,常将微不足道的小事夸大成恐怖的大灾难,容易紧张及情绪化,认为世界充满了挫折与潜在的危险。
研究还发现患过抑郁症的人左边活动量较一般人小,右过则较大。忧郁型与乐天型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举例来说,有项实验是请参加者观看两段短片,一段是有趣的:猩猩洗澡、小狗玩耍之类。一段比较不愉快,如教导护士手术过程一些可怕的细节。结果忧郁型的人看了有趣的短片只觉得稍微有趣,对另一则短片中伤口流血的画面却感到极度恐惧与厌恶。反之,乐天型的对手对手术短片只有些微的反应,对有越的画面则表现出强烈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