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中国:从制造中心到市场和品牌中心

   2023-10-05 互联网2130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三星逐渐积累了中国市场的经验,结论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低端产品无利可图,必须转向品质优异的高端家电产品,同时开始推进数码事业战略──将数字技术融入家电产品,并大力拓展新的高端数码产品市场。这一策略也符合总部进军高端市场的转型。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大获成功,1999年,三星电子全面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三星在华投资战略的最大改变来自于李相铉,他提出不再把中国作为制造中心,而要使中国成为三星的市场和品牌中心。2003年是推行新战略的第一年,三星电子在中国国内的销售额达到65亿美元,占到中国总营业额的三分之二,其中“数码战略的贡献不小”。李相铉十分认同三星会长李健熙提出的21世纪的两个关键词:数码和中国。李健熙认为,在21世纪不了解中国、不了解数码,就绝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企业。

  三星电子在中国的目标是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40亿美元,2010年达到400亿美元,这意味著三星要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获得20%的平均年增长率。李相铉认为,三星具备了冲击这个目标的诸多优势:第一,作为一家来自中国近邻韩国的公司,与欧美企业相比,三星更容易理解中国的文化;第二,三星有一套良好的管理系统;第三,三星电子在中国的半导体、手机、等离子和液晶技术以及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IT业务之间形成了互补的业务结构,各个业务部门之间可以形成非常有机的合作关系,而且整个业务的分布也非常有利;第四,集团最高层对中国非常关注,得到的支持很多。

  三星作为成功的亚洲跨国公司,近年被许多中国企业作为学习的榜样,对此,李相铉很谦虚,“三星在中国还谈不上成功,只是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他认为三星成功的战略和执行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如“一等主义”、“重视人才”和“廉洁自律、公私分明”等。所谓“一等主义”,是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追求第一的精神。三星重视人才,在韩国也非常出名。如三星是韩国第一家公开招聘人才的大型企业,从1957年就开始了,当时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因为它打破了韩国传统上通过“学缘、血缘和地缘”招聘的习俗。关于廉洁,李相铉告诉财富(中文版),韩国的官方机构一直视三星为榜样,甚至请三星去介绍经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