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杰的策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去年,中建在纽约接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建筑工程──建造1.9亿美元的万豪酒店,该项目被视为中建进入美国主流建筑市场的标志。最近,中建还在竞争一些更大的建筑工程,如10亿美元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翻修工程。进入美国主流市场对中建的国际化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现在乃至在可见的未来,美国仍然是建筑市场容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建筑业投资总额占北美市场的90%左右,占全球建筑业投资总额约20%。
另外,有点出人意料的是,中建在经济并不发达的阿尔及利亚的活多得忙不过来。中建在阿修建的高质量建筑为其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例如,去年阿尔及利亚发生强烈地震,而中建修建的建筑都经受了考验,无一发生整体倒塌。当然,因为当地的建筑公司竞争力较差,而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政治动乱又使许多外国的建筑公司都退出了阿尔及利亚,也让中建获得了鹤立鸡群的优势。中建在阿尔及利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人手不够,当地招工比较难,中国劳工又不愿意去,因此虽然有很多工程要交给中建,但是中建不敢接。“目前约有1万名工程师和工人在阿尔及利亚,如果再增加1万,营业额肯定翻番。”孙文杰说道。在新加坡,中建遇到的问题也一样,就是缺少劳工,虽然现在中建已经向新加坡派了3,000多名劳工。
尽管海外业务是中建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但却不是孙文杰最关心的业务,他认为管理海外业务虽然会遇到政治、经济风险,但是相对简单,只要派个得力的人,给他一个目标,让他去经营就可以了,而中建的公司化和法治才是摆在孙文杰面前最大的难题。
2001年回到北京的孙文杰发现他的责任远不是经营一家企业那么简单,作为一家老牌的国有企业,中建的员工不能辞退,而下属的一些亏损的公司也不能破产。虽然对困难孙文杰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没有想到会面临如此大的挑战,他说:“如果当时我意识到回到总部这么难的话,可能早就打退堂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