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国际上有这样的说法,随着数码产业的振兴,真正收益的是日本企业。你怎样评价这种说法?
冈村正:数字化、网络化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当时英特尔、微软称雄世界,日本企业无法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进入21世纪,影像也加入了网络化行列。在影像网络化的时代,日本电子企业显示出了很强的优势,数码相机、新型电视机、能传输图像的手机、新型DVD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日本市场首先对影像的网络化表现出了良好的反应,日本的消费者非常接受这些新产品,从而创造了一个好的市场环境。
经济观察报:请介绍一下东芝的在华战略以及东芝的海外市场情况。
冈村正:我们认为世界上最具有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东芝集团的销售额中,海外市场所占的比率为40%,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个比率提高到50%,中国在海外市场中也是最重要的。2003年度,东芝在中国的事业规模(东芝在华企业销售额+对华出口额)为5200亿日元,2006年,这个数字将达到8000亿日元到9000亿日元。我们希望能为中国的社会基础设施做些事情。像电力、交通、电梯、上下水系统,我们都已经与中国的企业展开了合作,我们也与清华大学一起研究开发数字播放设备(发射机、编辑设备等)。
经济观察报:在《经济观察报》连续3年进行的“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调查活动,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排名前50位的企业中,没有一家日本企业。中国消费者很喜欢日本企业的产品,却对企业本身没有太大的好感或者说尊敬。请你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你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冈村正:这个调查结果真的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目前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企业与社会责任。这些年来东芝在中国主要通过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开展公益事业,例如植树造林每年举办东芝音乐会,捐助教育等,2003年非典时捐款。我们很遗憾没能入选贵报的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