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啤酒:资本化生存

   2023-09-13 互联网2300
核心提示:“不到10年,便跻身前三,华润雪花的成长,一般人看不懂,大家对华润雪花真实经营情况了解太少。”  身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

“不到10年,便跻身前三,华润雪花的成长,一般人看不懂,大家对华润雪花真实经营情况了解太少。”

  身为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雪花)董事总经理,王群一直认为,“有资本无管理”是业界同行、新闻媒体对华润雪花最大的误解与误读。

  从产品经营向资本运营跃迁,是本土企业20年实践的重大突破与收获。相较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的发展史,华润雪花的速度令人侧目。

  资本+管理,华润雪花成长的秘密?

  单就资本架构而言,一出生,华润雪花就“风华正茂”。华润雪花的第一大股东华润创业,乃华润集团旗下5大上市公司之一。驻港最大的中资企业华润集团拥有30多亿美元的现金,这是国内各啤酒集团难以企及的资本后盾。

  华润创业总经理黄铁鹰,一开始就抱定了做“啤酒业霸主”的战略规划。此前,华润雪花的根据地在沈阳,东北棋局发生生死大逆转是在1999年。那一年,华润并购原大连渤海啤酒厂已逾两年。当时,华润大连啤酒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从15%上升到了70%,而竞争对手原大连棒槌岛啤酒公司则从70%骤降至15%。在竞争激烈的东北市场,华润大连啤酒公司成为华润10多家啤酒厂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个。

  2001年4月,华润大连啤酒厂整体并购原大连棒槌岛啤酒厂。按照黄铁鹰的回忆,此役“奇迹般地完成了中国啤酒史上最经典的蛇吞象一战”。这一并购使华润在沈阳、吉林、大连三地的业务区域有机整合一体,一举奠定了华润在东北的霸主地位。名不见经传的王群当年正是华润大连啤酒公司总经理,2000年他升任华润雪花总经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加注了一个最重要的砝码。

  “雪花”是华润在沈阳并购的第一个地方品牌。那年是1993年底,其时雪花在东三省有着相当优良的品牌效应。可否顺势将雪花打造成全国品牌?华润一度犹疑不决、举棋不定。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第二大啤酒公司SABMiller在成为华润雪花第二大股东后给出了很多专业化建议。在品牌战略上,SABMiller分析,当时华润在内地只有一家沈阳雪花,如果投入巨额广告费用,一段时间内市场份额不理想的话,董事就会质疑,员工就会沮丧。再则,中国啤酒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退瓶子”,这决定了啤酒消费的地域性非常强。华润应该从区域垄断做起,实施蘑菇战略,东北做一家,四川做一家,适当时候,全国连成一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