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啤酒:资本化生存

   2023-09-13 互联网2300


  华润采纳了此建议,蘑菇战略成为华润并购方略。

  “只要资本不断,我就不反感”

  东北市场的区域垄断锁定之后,王群调头南下,寻求并购四川蓝剑,遭遇强烈抵制。王群不死心,先打市场后谈并购,翻版“大连战役”异地上演。2001年10月,华润雪花成功并购蓝剑,凭空建造了西南大本营。

  “占领”东北、西南后,华润雪花在华中、华东加速布点,有条不紊。今天,当青岛啤酒忙于整合,燕京啤酒谨慎多元,不安分的华润雪花仍以资本的方式行使着“话语权”。

  2004年里,华润雪花频繁出手,并购钱江啤酒、合资安徽龙津、6.8亿元东莞建厂,后又并购澳洲狮王啤酒,年底时分宣布与浙江西泠啤酒合资。

  与浙江西泠啤酒合资,使华润雪花掌控的啤酒厂达到37个,11年并购,华润投入的现金总量超过60亿元,年销售额逾70亿元,占国内啤酒市场份额超过12%。

  “只要资本不断,我就不反感,华润不依赖外延性的并购实现扩充,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我希望华润雪花的市场份额达到20%,甚至30%。”在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看来,2001年成功并购四川蓝剑集团是个重大转折,“自那以后,华润雪花开始转向内部整合、品牌培育、市场营销。”

  2002年开始,华润雪花在各个区域进行渠道改造,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强化合作。品牌、管理、资本三轮驱动,啤酒业的竞争力体现在方方面面,特别是成本控制、质量管控。王群告诉记者,“华润雪花对并购品牌的消化、整合,对扩张成本的控制,对高效管理体制的建立,对产品质量的管控等等,所投入的远比外界想像的要多得多。”

  王群深知,华润雪花的竞争对手很强大,形势不容乐观,如果再没有强大统一的品牌,没有形成品牌的规模优势,将对华润雪花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华润雪花的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将雪花做成全国性大品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