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中国“变形记”

   2023-12-16 互联网1640
核心提示:这家老牌欧洲企业已经放弃了依赖专利攻击和反倾销来保护其制造业利益的愚蠢想法,理性的知识产权合作和放手开拓营销渠道,将是飞

这家老牌欧洲企业已经放弃了依赖专利攻击和反倾销来保护其制造业利益的愚蠢想法,理性的知识产权合作和放手开拓营销渠道,将是飞利浦未来中国战略的核心。

  在中国竞争激烈的DVD市场,拥有多项技术专利的飞利浦仅仅只有2%的市场份额。“因为无法识别盗版碟,我们错失了在中国市场增长的机会”,现在,飞利浦的销售人员再也不用解释这种尴尬情况,在机器测试阶段,如果发现飞利浦无法放映的碟片,只需要将机器送到工厂,24小时之内解决问题,“现在我们DVD读碟能力超过99%”。飞利浦的新目标是今年实现超过150%的增长。

  这的确是一个矛盾的选择。尽管拥有约10万项有效专利以及世界上最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架构,但在面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竞争时,飞利浦也不得不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而在过去,飞利浦曾经一度向中国本土企业发动了最为凌厉的知识产权攻势并频繁卷入知识产权纠纷,在著名的dvd事件中,飞利浦以中国产品没有获得知识产权认证为由,向欧盟海关起诉扣压中国生产的dvd产品。

  “在中国大陆,飞利浦新的发展战略似乎不再将知识产权攻击作为中国市场的主要工具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魏衍亮博士说。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间,飞利浦的产品策略、销售策略、合作伙伴关系均做出了调整,这个荷兰电子制造业巨头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橙色的旋风”。

  张玥领导了飞利浦的此次变革。在其出任中国区总裁后,这个时不时冒句上海话的台湾人,用“一个飞利浦”的架构对在华业务进行了全面整合,将飞利浦从以产品为主的企业转变为以市场、营销为主导的企业。

  张玥带给飞利浦的变化绝不仅仅是管理经营上的数字变化,更大的贡献在于,他基本修复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飞利浦与中国企业频发的知识产权及反倾销冲突带给中国政府、合作伙伴的创伤;他甚至说服飞利浦全球总部在中国利益与全球利益间做出了巧妙的平衡取舍——这实际上是更多的跨国公司在面临中国国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