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年营业额不过1.42亿美元、全球不过750名员工的小公司,凭借什么把自己的名字跟宝马、波音等大公司联系起来?
1983年,当瑞典电信苦于软件程序的编写越来越庞大、复杂时,Telelogic公司成立了。尽管这家“小小”的瑞典科技企业年营业额不过1.42亿美元,也算不上知名,但是在它服务的客户名单中,却有着一长串耀眼的名字:宝马、波音、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汽车、英国宇航、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以及沃达丰、德意志银行等。Telelogic是如何让这些大公司对它青睐有加的?
很明显,Telelogic的客户无一例外都是些全球性的公司,且员工人数众多,需要极为复杂庞大的软件系统。当公司的IT系统越垒越高,而相应的软件也越编越复杂时,仅仅靠手工管理和有限的人力,将使整个周期变得冗长不堪,开发人员也只能陷于修改错误代码的“泥潭”,结果使产品质量和最终交货时间都受到影响。
Telelogic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解决方法—自动生命周期管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LM(ApplicationLifecycleManagement,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或许很快将成为继ERP、CRM之后的新热点,而Telelogic公司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技术创新公司
相对于硅谷的那些传奇公司,Telelogic的发展经历显得过于平淡。不过,Telelogic提供应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却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当1983年Telelogic公司创立时,它还只是瑞典电信下属的一个研发机构,为瑞典电信进行SDL(SimpleDirectMediaLayer)语言的开发。而第一款SDL工具在1988年推出时,就被确立为国际标准。随着SDL语言的风行,Telelogic也不断成长。虽然在最初阶段,Telelogic只在电信领域拥有技术优势,后来经历数年的收购整合,Telelogic拥有了一整套覆盖应用生命周期多个阶段的产品线。而自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在一个大型的软件项目或者系统开发中,从一开始的需求表述,到建立系统模型,以及开发过程的管理,自动生成代码等,采取一系列手段和先进的方法,来保障系统最终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