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拿地,分期开发,将投资回报期锁定为中长期,和黄在内地的经营策略旨在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在成本上精打细算自然无可厚非。
捂地成功
早在2001年时,和黄即以7亿元拿到姚家园村这块近40万平方米的土地,相比近日华润集团25.65亿元拍到的35万平方米北京市清河地块来看,拿地的成本低得令人羡慕。
迟迟未能破土动工,业内普遍认为是和黄在静候姚家园地段升值,即所谓“捂地”。而区区7亿的资金沉淀,对于动辄调动百亿资金的长和系来说完全耗得起。
然而该项目多次开工被推迟的消息,让“捂地”的成功有些误打误撞。这也反映了和黄对于该地块,乃至是北京地产市场的脉把不稳。
和黄在北京第一个项目是面临长安街的东方广场,1993年就开始建设,却因为设计违规,被拦腰截断成现在这个短粗的楼宇群落,几经周折终于在2003年建成完工。和记黄埔2004年年报里面就将内地经济、政策方面的不明朗因素归为投资的风险因素。
大量拿地
项目开工的战术不稳,并不影响和黄拿地的宏伟战略。2004年及2005年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屡屡出招,看不明形势的开发商,都采取观望的态度,而和黄却抓住此机会在内地频频出手,尤其是在二线城市积累下了殷实的土地储备。
2004年10月,和黄以21.35亿元将总面积69.09万平方米的成都“城南地王”收入囊中;12月,以10.05亿元拍得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
今年上半年,除在长春、长沙获得土地外,3月在重庆以5.03亿元拍得47万平方米土地。其后和黄又在武汉以16.23亿元买入总面积13.5万平方米的两幅土地,且签订的武汉旧城改造协议投资额达百亿之多。
目前和黄在北京、天津、长春、等15个一、二线城市共有42个项目同时进行,并在内地城市继续招兵买马设立分公司,和黄做出了落局内地,打持久战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