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东京迪斯尼乐园建立之初时,管理层就决定:“不要让我们日本化。”甚至连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标记牌也是用英文写的。迪斯尼集团认为,如果形成园区欢乐祥和的氛围是可控的,那么,游客从中能得到的欢乐也是预先可以度量的,当然也是可以出售的。因此,把握游客的快乐需求成为迪斯尼乐园的“主题思想”。沃尔特-迪斯尼曾经致力研究“游客学”(Guestology),审视公司的每一项决策是否站在游客的角度,为了准确把握游客需求的动态,公司内设调查统计部、信访部、营销部、工程部、财务部和信息中心等部门,分工合作完成。沃尔特曾经说道:“把握游客需求动态的积极意义在于:其一,及时掌握游客的满意度、价值评价要素和及时纠偏;其二,从中找到迪斯尼创新发展的关键点。”
“迪斯尼所带给你的将全部是快乐的回忆,无论是什么时候。”沃尔特-迪斯尼深深懂得,不能让游客失望,哪怕只有一次。如果游客感到欢乐,他们会再次光顾。能否吸引游客重来游玩,恰是娱乐业经营兴旺的奥秘所在。因此,公司以“快乐”为经营理念,转化到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中,成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承诺。
迪斯尼零售店:无法外包的“复制”
1987年3月,第一家迪斯尼产品零售店在美国洛杉矶北部的格伦代尔商贸中心开业,销售印有米老鼠等图案的画报、卡片、衣服、文具、钥匙扣、背包等等。在管理模式上,迪斯尼商店也以继承迪斯尼的精神为最终决策标准。当迪斯尼产品零售店发展超过3个时,摆在决策者们面前的一个挑战是:要么选择“激流勇退”—将迪斯尼店交给真正专业的顶级零售商来管理;要么是从自身企业中选择合适的人员来做专业零售店的管理。就像TheLimited公司奠基人之一的莱斯利-韦克斯纳所说的:“当你有个好的理念时,头几年你可以凭着热情和闯劲运营,而在达到50家商店时,这可就是一门学问了。除非你掌握了这些技巧,否则就会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