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企业在核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华为强调与全球同行在技术、制造和市场开发领域的合作,先后与德州仪器、IBM、摩托罗拉、朗讯、英特尔、SUN等知名公司展开合作,从全球视野来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实践。华为自己独立研发的特定用途集成电路跻身全球的前列,出品的通讯产品都基于自己研发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能够从发端到终端、从单个芯片到通讯网络,全面呼应顾客的需求。除了采取合作方式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外,华为还干脆将研究所搬到了国外。美国达拉斯、印度班加罗尔、瑞典斯德哥尔摩、俄罗斯莫斯科均设有华为的海外研究所。
文化战略:削足适履
华为的员工在派驻所在国之前都会接受相关培训,培训所在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那只是得之皮毛,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宗教和生活习惯给华为人带来的是“水土不服”。了解的浅薄,沟通的障碍,认识的误区往往让初临异国他乡的华为人倍感沮丧。记得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一句话:不能改变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什么也改变不了就改变你自己。陈珠芳也形象地将华为的国际化文化战略比喻为“削足适履”,改变自己,与对方融为一体,虽然有阵痛,但阵痛过后就是和谐。陈珠芳将这种策略归纳为从僵化、优化再到固化,循序渐进。通俗地说,就是先被动地适应,被动地服从,然后再改良,再形成统一的规范。陈珠芬说,华为就是通过推动职业经理人的整体素养来解决文化上差异。
华为在世界各地聘用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员工,如何让他们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那就是充分吸取跨国公司管理文化的精华。华为时刻寻求东西方文化的最佳结合点,扬长避短,打造独具一格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华为的企业文化既弥漫西方跨国企业的味道,又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那就是热情地专注于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创造卓越,鄙视官僚主义,尊重智力资本。
在华为,所有的任职岗位都有资格认证,不论搞软件研发,还是市场开拓,不论从事管理,还是当秘书,都通过不同的指标体系确立不同的级别。陈珠芳介绍说,在华为,仅秘书职位就有5个级别,每个员工都有权力设计自己的未来。一个企业,如果员工的职业生涯靠人事部门来设计是靠不住的,华为的持续发展最终体现为以人为本。任正非经常引用“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一名言,所以华为特别强调预期管理,即通过投资员工的未来,公司获得自己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