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VS戴尔:谁是老大五年见分晓

   2023-07-11 互联网2750


  “我不禁诧异,这样的公司做渠道能够成功吗?”在联想中国COO刘军的眼里,戴尔仍然认为渠道商是不劳而获的中间商,对联想来说,渠道伙伴却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

  事实上,戴尔已经做了一些妥协。戴尔不仅接受了英国的渠道商,在中国,戴尔在很多地区采用的也是“伪直销”模式。也就说,用户购买戴尔产品时候还需要和中间商打交道。

  易观国际IT分析师王涛说,正因如此,戴尔的成本会高于美国,这也就使得戴尔在国内实施更为严格的成本控制,而对内部管理上的投入相应减少。像前不久发生的“邮件门”事件,正是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戴尔中国在内部管理流程上的不完善。[5][下一页]

  价格之战:无成效

  “价格战”对于各家PC厂商来说,已经是惯用伎俩,也是打败对手最为直接的利器。

  花4999元,甚至是3999元就能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今年的这个标志性价位比去年又低了2000元。曾在去年率先推出6999元笔记本的联想,却一反常态,拒绝参与这场低价战,并声称未来两三年,8000至10000元仍将是笔记本的主战场。

  相反,戴尔却屡屡通过低价战略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今年暑期,戴尔、惠普等国际性大品牌也都相继推出5999元的笔记本电脑。

  戴尔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差在上个季度得到扩大,但带来的是戴尔三年来销售额涨幅的最低点。

  戴尔执行官凯文·罗林斯坦承,过分积极的价格策略,影响了营收增长。从长远来看,低价只会带来低利润。戴尔本财年的营收将达到600亿美元。要实现800亿美元的年销售目标,年销售额涨幅必须保持在15%-20%左右,而上个季度的增长幅度还不到15%。

  美国一家名为Caris顾问公司的分析师说,“现在已经不是2001或是2002年,那时人们希望便宜、再便宜。如今消费者却在寻找那些他们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的商品。”[5][下一页]

  市场之战:一些小麻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