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达屋关爱\"对客服务计划,即喜达屋明星服务四大标准:微笑与问候(Smile&Greet);交谈与倾听(Talk&Listen);回答与预计(Answer&Anticipate);圆满地解决客人问题(Resolve)。这四条标准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连起来刚好就是STAR,即\"明星\"的意思,它言简意赅地涵盖了酒店行业服务的精髓。
喜达屋集团下属六个品牌酒店的每一名员工都必须参加这一服务标准的培训。喜达屋总部为实施这四条服务标准的培训准备了丰富的教材,每一堂培训课都安排有丰富的游戏活动、录像片断、角色扮演、集体讨论,让参加培训的员工在轻松的气氛当中通过个人的体验来掌握卓越服务的标准。
而类似\"培训者培训\"这样的课程则是企业文化得以传播的中继站。在这个课堂里喜达屋文化培训者们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成长带动了\"喜达屋关爱\"乃至整个集团的长盛不衰。
关爱员工的成长空间
关注员工的职业成长是\"喜达屋关爱\"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俞羿芳表示,每个喜达屋人都同时拥有横向、纵向的广阔发展空间。
6大品牌遍地开花的经营模式使得喜达屋集团可以采取内部交叉培训的方式,让员工有机会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姐妹酒店去学习。喜达屋尤其重视为具备潜力的员工提供异地管理培训,例如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作为储备人选,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赴海外深造。同时集团对预开酒店内部人力支持的方式,让能力适当的员工更拥有大量机会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地点。
喜达屋关爱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成长。俞羿芳把每个员工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普通员工--主管,主管--部门经理,经理--进入行政委员会,乃至最后升为总经理。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员工,喜达屋会有不同的关爱计划,以帮助员工顺利成长。对于跨国公司常见的玻璃天花板问题,Pross很坚决地摇头。\"事实是最好的发言权:中国区域管理总监是上海人,他是在经过斐济、马来西亚等地的锻炼后升至最高层;最近新开业的厦门、宁波、海口等地酒店,高层管理都只有2名外籍人士。喜达屋坚持本土化的原则,培养本土员工、培养本土领导,这一点我们的声誉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