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危机管理组织构架
2、战略性危机管理文化系统
危机发生后,能否控制危机并转危为安,本质在于公司的内部文化能否有这种危机管理文化。危机管理文化包括了几个部分:
一是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同样的危机,有的公司是“同仇敌忾”,而有的公司却是“树倒猢狲散”,这就是企业文化在危机管理中的体现,如果在企业文化中没有凝聚人心的文化导向,一旦以生危机时,并不是危机使企业倒下,而是自己让自己倒下了。在中信证券收购广发证券事件中,面对中信恶意收购的危机,广发证券上下所有员工全部主动出击,共同反击中信的收购行动,结果让中信知难而退,成为中外收购史的一段佳话。可想而知,如果广发在面对危机时不是一致对外,而是自扫门前雪,担心自己在收购后的退路的话,那么结果可能也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二是危机管理理念。除了有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外,战略性危机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危机管理理念,德鲁克说过,最大的风险就是根本不冒风险!因此战略性危机理论强调的是在公司战略制定时就很明确一件事情:“不确定性就是我们惟一可以确定的东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危机意识,战略性危机管理要求公司在企业文化中有深层面的危机感,使危机意识在所有员工内心中形成一种潜意识,这是战略性危机管理的根本要求。让危机成为计划中的一部分!华为任正非说过:“明年可能就是华为的冬天华为。”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种危机意识是中国企业现阶段一定必需具备的战略思维。
三是危机的商业伦理。就是说在危机发生后,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它更多关注的是在危机中企业对于公众的危机中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以及为此所带来的结果承担什么样的义务与责任,这方面是危机理念核心内容。众所周知,通常企业危机发生后,公众对危机本身的关注程度往往低于企业对事件本身的态度,就是说企业在危机事件中态度是决定一切的。例如富士通过走私偷漏关税获得成本优势,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被揭露之后,富士采取强硬态度,不仅没有停止“倾销”行为,寻求谅解,还坚持说走私与自己没有关系,这种强硬的危机处理态度,使富士在中国陷入更大的危机而难以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