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在你上任初期,民生银行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董文标:能否成功地立足于市场,曾经是民生银行最大的风险。众所周知,民生银行是中国第一家以私人资本投资为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的规模小、网点少、没有明显的特色,这些都成为潜在的风险因素。但是,民生银行在成立之初,我们的董事长经老就提出,要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建立民生银行,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拥有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且在信息披露及内部管理方面一直在向国外优秀的商业银行学习。随着它成功地步入中国资本市场,它的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具有了一定的特色,同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逐步形成。
《英才》:很多新上任的领导改革之初更倾向于渐进式的改革,防止动作过大带来动荡。而你一上任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像上收分行行长的贷款审批权,收入实现货币化等。在这过程中是否遇到很多的反对意见和抵触?
董文标:做行长之前,我在民生银行也干了很多年,所以我会看到问题的根本在哪里。我做行长以后,在改革问题上,关键在于我对这个问题的把握,我认真地研究了民生银行的状况,把握它的命脉,然后展开全方位的改革,如果是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震动。
关于最大的变化
《英才》:民生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什么?
董文标:将来竞争的核心就是两大问题,一个是什么样的团队,这个团队是否富有创造力,观念是否超前;第二个就是技术平台,通俗地说就是你的装备如何。我们现在主要是在这两点上做文章。
《英才》:民生银行十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董文标:经过十年的发展,民生银行这块牌子在市场上立足了,这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这里有最透明、最公开、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有丰富的金融产品。我们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比较强大。
《英才》:民生银行在制度等方面做出很多的创新,现在着力在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整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