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解密:董文标的金融新思维

   2023-09-13 互联网2420


  独立评审制是民生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审贷分离的问题,使民生银行与国际授信体系进一步接轨,并从根本上促进了资产质量的优化。

  贷款审批的集中处理,较好地控制了信用风险,从2002年开始,民生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一直保持在2%以下,为业界最好水平。

  持续的沟通持续的发展

  民生银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坦诚、持续的沟通,成为这家金融企业稳健发展的保障之一。

  民营银行行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董文标的回答是:“就是职业经理人。”作为职业经理人,他首先要向董事会负责。民生银行的非流通股股东达58家,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7%。在董文标上任的初期,有一段时间,由于内部改革的力度比较大,管理团队和董事会难免会产生一些尴尬,“一开董事会,批评多、责备多、表扬少”,董文标此时却面带笑容地回忆过去:“那时候领导班子都不太愿意去参加董事会,甚至觉得开一次董事会就像是上一次刑场。”

  如今,这种关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且改善的成果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体现出来。在董文标看来,成功的关键在于沟通,真诚的沟通、持续的沟通,他不断地重复着这些字眼。

  今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结束试点,民生银行跻身首批股改上市公司之列,在5家上市银行中,民生银行率先宣布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

  商业银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一度被业界视为股改难题的集中营。由于民生银行的股权比较分散,股权结构复杂,困难可想而知。董文标带着团队东奔西走,以极大的耐心、耐力和信心一个一个地说服股东,说服流通股前十位的持有者,说服所有的投资人。

  58家非流通股股东,各有各的情况,要让法人股东把股份拿出来全部流通,最开始大家肯定都有想法。在股改方案公布以前,民生银行与58家非流通股股东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一对一沟通,得到了大部分法人股东的理解和赞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