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福兹此番出征中国,显然是看中了这个人口众多的巨大市场。而蒙牛方面也透露了选择与阿拉·福兹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是全球老二,他们之前在中国没有生意,而雀巢则在中国经营多年。”
在此之前,蒙牛已在全国液态奶市场占有率第一,冰淇淋市场占有率第一。而在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价格大战不断上演,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显然,只靠液态奶和冰淇淋两个主打产品,蒙牛将难以保持高速增长。就此看来,此次与全球乳业的老二合作,蒙牛是有意转战其他非液态奶市场,增加产品品类,寻求新的增长点,以此将“蒙牛速度”继续下去。
据蒙牛股份8月24日的半年报披露,目前液态奶占蒙牛总收入的83.1%,冰淇淋占总收入14.6%,其它乳制品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3%。尽管蒙牛上半年纯利2.5亿元,上涨了34%,但其毛利率微跌1.32%,为22.49%。蒙牛方面已经表示,奶粉将是维持毛利率的一个有力筹码。
这样看来,“蒙牛速度”的成长动力就清晰可见了。资本运作在2003年至2004年间发挥作用,而品牌建设的作用则贯穿于始终。接下来,新产品开发将成为主角。
虽说如此,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就是蒙牛的团队。蒙牛有着一支忠诚、智慧,并在牛根生军队式管理下诞生的高效队伍。近来,蒙牛又放出消息,面向全球招聘总裁。牛根生表示:“国际化的企业需要国际化的总裁,新的班子越早培养越好。”
据专业人士分析,蒙牛的总裁接班人存在三种可能,按其来源划分,可以简称为:洋人、中国人、蒙牛人。同时,新总裁可以成为过渡性人选,发动新的改革,做一些牛根生自己不好直接下手的事。但从目前国内外成功选择接班人的经验来看,选“蒙牛人”的可能性似乎也不算小。蒙牛方面则表示,不管新总裁源自哪里,都将放在国际化的舞台上进行“赛马”,谁抢在最前面自然就是谁。
这样看来,在产品开发之后,蒙牛将以国际市场扩张续写蒙牛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