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速度”新解

   2023-06-15 互联网3190


  2005年的夏季,一个平民化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像夏天的阳光,热得发烫,而这背后的操纵者之一就是蒙牛。蒙牛选择了最适合自己产品——酸酸乳的节目,用相对最少的投入——1400万元冠名费,获得了最大的收益——为蒙牛增加了10亿元的销售收入。虽然牛根生不愿把蒙牛上半年的业绩提升与《超级女声》联系起来,显得蒙牛获得这一业绩具有偶然性,但酸酸乳毕竟为蒙牛今年实现100亿元的销售目标增加了重要一笔。而为蒙牛贡献20多亿元销售收入的酸酸乳,没有“超级女声”,不大可能卖出这个数字,这一点牛根生也承认。

  蒙牛还常常借用类似“航天员专用”、“超级女声”等一些事件塑造一个“营销概念”,而这些事件营销都对销售有着不小的拉动。那么为什么蒙牛能每每抓住机会,成功经营呢?究其根源,牛根生说,但凡社会关注的事情,无一例外,蒙牛都关心,而且想方设法参与其中。蒙牛关心社会大事,社会关心蒙牛,就这么简单。

  对企业而言,快的含义之一就是销售额的快速增加,而对乳制品这样的快速消费品而言,增加销售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策划出强力刺激销售的营销活动,不管是事件营销还是无中生有制造话题,要想跑得快,就得制造和抓住一切机会。

  借路国际投行,做大资本

  2002年,以神话般的速度增长的蒙牛引得世界各地投资者纷至沓来,蒙牛成了资本运营的“买方市场”。摩根士丹利、英国英联、鼎晖等国际知名投资公司2002年、2003年共为蒙牛注入了5.06亿人民币。

  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19HK),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乳制品企业。上市之初,蒙牛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按照19倍的市盈率,以每股3.925港币的价格发行,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公司筹集资金额达13.74亿港币,上市当天,涨幅达24.2%,当日成交量达到16.91亿港币。

  资本动力让原本飞速增长的蒙牛更是突飞猛进,过去三年蒙牛的年盈利复合增长率达131%,2003年涨幅更是达了144%。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