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企业到底应该如何进行产品质量控制?以生产功能饮料著称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经验是,除了符合各种外部的指标、规范(如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等)外,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好关键控制点,从而消除生产质量管理中人为的不确定因素……
郭凤琴“什么是优秀的管理理念”?
美国GE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的回答是:“简单的管理”。
这个简单而有趣的回答道出了管理的真谛。今天的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是各种号称能改善他们的管理系统管理理念,到底该何去何从,哪一种才是真正可以提升企业管理的规范?
“我们的经验是,对于像红牛这样的饮料生产企业,把握住了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全面的质量管理就成功了90%.”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北京生产基地的副总经理兼副总工程师石浩文说,“而这正是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规范的核心所在。”
在他看来,红牛饮料的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关键控制点分别是:水质安全的控制、杀菌温度的控制、饮料罐封口指标的控制。“当然,红牛的CCP点(关键控制点)控制是建立在生产全过程细节管理的基础之上的。”
水是饮料的生命之源
“之所以把水作为第一个关键控制点,是因为饮料质量的好坏,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站在红牛饮料的生产车间里,石浩文这样开始了他的开场白。
按照石浩文的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程质量监控非常必要,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分清对质量控制最为密切相关的几个点,就可以保障产品的关键质量指标。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有些质量因素是可以通过后道工序加工弥补的,但有些质量因素的控制,一旦错过了就无法恢复,它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这些质量因素就是CCP点(关键控制点)。”
实际上,红牛饮料的整个生产过程就是从水的最先参与开始的,像大多数功能独特的饮料一样,红牛饮料的配方对外一直是个谜。红牛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以健康、运动的形象出现,目标消费也是年轻人的群体。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红牛对饮料构成的各种成分控制的非常严格,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过程,都采用了非常严格的控制措施,占据饮料90%以上成分的水是否达标,已经成为他们进行质量控制的一个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