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索尼全球新任董事长兼CEO霍华德·斯金格来到北京。这一天,他先是参加中国国家有关领导人的会见,又到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总部与员工见面,然后参加了在北京国际俱乐部举办的媒体见面会。第二天,斯金格启程前往上海,并在19日离开中国。
尽管行程安排紧凑,但中国之行仍可以算得上是63岁的霍华德·斯金格近期十分轻松的一项工作。自今年6月上任以来,他眼前的难题一个接一个。
索尼同对手东芝之间围绕下一代高清晰DVD格式的争斗近些年愈演愈烈,斯金格上任之初就不得不当起和事佬的角色,与东芝进行两个标准的融合谈判。但目前看来,谈判被搁置,融合已无可能——斯金格无功而返。
当然,对于斯金格来说,最关键的还是索尼本身的业务重整。
索尼目前正处于低潮之中。在电视机市场上,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同行们纷纷推出平板电视,索尼却乏善可陈,不得不与老对手三星合作。在新兴的掌上数字音乐播放器领域,苹果也已凭借iPod抢占了市场先机。
霍华德·斯金格可以说受命于危难之中。索尼发布的200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业绩从去年同期的亏损3.6亿美元增至亏损5.33亿美元,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最大亏损。
尽管早在2003年10月,索尼就公布了名为“变革60”的改革方案,但两年后看来,“变革”仍然是索尼脱困的关键词。
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家电专家罗清启认为,索尼需要运营思路上的根本转变。他对《商务周刊》说:“索尼公司本身并没有出现问题,问题是市场变了,但索尼没有跟上。”
对于索尼的前景,前任CEO出井伸之有着宏远的规划。“收购米高梅公司,使索尼不仅拥有一流的硬件,也有了一流的内容,这是非常有气魄、也非常有想象力的。”但罗清启强调市场始终是最重要的,“拿着最好的鱼竿,也有着最好的钓鱼技术,但钓不到鱼,也就是没有利润,再好的战略也不能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