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进军TOP和携手IBM可谓互为补充的两步棋。联想中国首席运营官刘军介绍说,按照目前的规划,新联想将通过三个阶段过渡和整合。第一阶段从收购宣布之日起,新联想将着力兑现对客户、员工、股东的承诺,维护已有客户,保持产品领先性以及高效的业务运作,使用Think品牌,主动推广和提升公司品牌。第二阶段大体是18个月后,新联想将着力提升运营效率,提升Think品牌资产,并在世界各地推广Lenovo品牌,建设全球的创新和绩效文化,目标明确地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在这一阶段,恰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联想将借奥运TOP赞助商的机会在全球大力宣传Lenovo品牌。第三阶段,通过在选定市场的强势投入,扩大投资实现公司主动的盈利增长。
在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就IBM全球PC业务达成协议之后,联想在融资方面也很快取得进展。2005年3月31日,联想宣布引入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同意由这三大私人投资公司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根据协议,联想将向这三家私人投资公司共发行价值3.5亿美元的可换股优先股,以及可用作认购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这一成功的资本市场运作,为联想提前完成收购提供了资金保证。
文化层面
能否融合决定收购成败
“在当初评估收购风险时,我自己认为有四方面:市场流失、员工流失、文化磨合和业务整合。”柳传志说,其中,文化磨合决定收购的成败,因而是他最为担心的。为此,新联想决定CEO由IBM方面担任。“本身是一个国际化的并购案,新公司市场资源主要在国际上,有几乎一半的外国员工,从IBM高级副总裁里面选择CEO和其他高管人员,有利于创建一种国际公司的氛围,维护现有IBM员工的稳定。”柳传志认为,只有当下至销售人员,上至最高管理层,在收购后依然维持不变的时候,客户才不会轻易流失。


